自我介绍忌没有自己的语言特点
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《三亿儿童无歌唱》,在面试中,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是"高中生没有自己的话说",尤其明显地表现在自我介绍部分。比如介绍自己的特点时通常这样说:"我是个爱哭爱笑的女孩"、"我是个内外兼修的女孩"、"我性格开朗活泼"、"我喜爱读书、听音乐"、"我喜欢运动"……但究竟如何内外兼修,看什么书,听什么音乐,为什么喜欢却只字不提,每一位考生的自我介绍都是千人一面,大同小异,套用在任何一位考生身上都可以使用,不能给评委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自我介绍就是说出你自己的特点,范围很广泛,你的兴趣爱好、家人同学、未来理想、人生格言、获过哪些奖励等等,都可以作为介绍自己的切入口。所谓特点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,是你自己独有的,而其他人所不具备的,让人听后能耳目一新,能尽快地认识你了解你。比如介绍自己的梦想时通常这样说:"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优秀的电视节目编导"、"我热爱导演这个行业"、"我爱看电影,爱拿起摄影机拍些自己喜欢的短片"……有一位考生说:"我从小就喜欢播音主持这个行业"突然意识到是在编导制作类面试考场,马上改口到:"不对不对,是电视编导这个行业",估计是刚参加完播音主持专业加试。既然是从小就梦寐以求的行业,怎么会连名字都说错呢?况且几千名考生,都只有这一个爱好么?恐怕这些考生想的是如何取悦评委,投其所好。其实完全没有必要,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就好。
又比如在自我介绍结尾通常会说:"今天我站在这里,接受各位评委老师的考验,希望您给我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。"、"希望能进一步到高等院校深造"…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些都属于无用信息,浪费了宝贵的面试时间。勿庸置疑,凡是到这里来参加面试的考生都是对编导制作专业充满渴望的,对大学校园充满憧憬的,这些不用考生表达,评委老师已经非常清楚。正因为如此,评委们才要仔细聆听,尽可能地了解你的特点,以便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。所以,一分钟的自我介绍时间十分宝贵,要充分的提供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信息,才能在众多考生中胜出。在评述部分,很多考生的开头都是:"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……"、"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……"、"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……"
结尾都是:"作为一名青少年,我应该从我做起,从身边小事做起……"这样的结尾固然好,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评述材料。这些话不是高中生发自内心的话,而是从媒体或教科书上学来的。现在新闻语言正在朝大众化发展,避免使用官话套话。高中生有自己的生活时代和生活环境,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特点。这个时代本身就是多元的,给予了高中生很多信息来源,如果无论什么内容都在结尾加上这句话,所有的考生都千篇一律,就失去了考试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