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电话
当前位置:>>趣味播音>>正文

目中有人,心中有情——“中国荧屏第一人”沈力播音主持理念的实践与启示

来源:播音艺考 时间:2019-03-26 作者:播音高考培训
喜报

沈力是“中国荧屏第一人”,历经了我国电视事业的开创、成长、发展的关键时期,在其50年播音主持生涯中,她以“真诚服务”和“社会责任”为核心,奉行“镜头是观众的眼睛”和“心里装着观众”的信念,形成了“情系观众”的播音主持理念,为我国电视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,对当下节目主持人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。

沈力

沈力

关键词沈力;主持理念;真诚服务;责任意识

沈力被誉为“中国荧屏第一人”,是我国老一辈电视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。她的电视生涯经历了关键的三大步,每一步都极富挑战性和探索性:25岁时步入电视荧屏,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,与中国电视共成长,是中国电视播音的开拓者;50岁时涉足电视专题节目,担任中国首个电视专题栏目《为您服务》的组长兼主持人,成为我国电视主持的先行者,《为您服务》栏目成为当时仅次于《新闻联播》的最受欢迎的节目;60岁时返聘到央视主持老年节目《夕阳红》,节目红遍全国,她也随之成为电视老年节目的开创人。她的荧屏事业历经坎坷,筚路蓝缕,成就斐然。在其50年播音主持生涯中形成的“情系观众”的播音主持理念,是我国电视行业的宝贵经验。

一、沈力“情系观众”理念的形成及内涵

沈力“情系观众”理念的萌芽可追溯到她早年的军营生涯。16岁时,她响应党的号召,毅然南下,行军千里,当上文艺兵。在部队里,她在“为人民服务”思想的感召下,形成热爱人民、情系百姓的情怀,这也成为她“情系观众”理念的渊源。1958年,她初入广播电视行业,在早期电视播报节目中秉持“镜头是观众的眼睛”的信念,获得电视观众的喜爱。1974年转入幕后当编辑,这种信念得到央视专题部同仁的称颂。1983年开始主持《为您服务》节目,充分实践“心中装着观众”的信念,并进一步升华为“情系观众”理念。1993年,主持《夕阳红》时,“情系观众”理念在节目中运用得炉火纯青,成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认同和借鉴的宝贵经验。

沈力在许多场合都强调,主持人要做到“目中有人,心中有情”[1]。这八个字言约意丰,是其“情系观众”理念的高度浓缩。她告诫广大主持人应想观众之所想,急观众之所急,排观众之所难,供观众之所需,真心实意地为观众服务。

沈力毕生从事播音主持工作,“情系观众”的理念是其一生奉行的工作信条。她心里时刻装着观众,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。该理念在同行中不断辐射,逐渐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实践,成为播音主持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,对后来的主持人影响深远。

二、沈力对“情系观众”理念的实践

沈力的电视播音主持生涯分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视播音和八九十年代的电视主持两个时期,她是中国电视史上两个重要阶段的参与者和见证者,其“情系观众”理念在《为您服务》和《夕阳红》节目中得到充分实践,赢得观众信任,获得同行钦佩。

(一)五六十年代的电视播音生涯:“镜头是观众的眼睛”

1.敢于挑战,不断探索

沈力进入播音行业的第一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。1957年,刚从部队转业的沈力被招录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,对从未接触过广播的沈力来说,初到电台谈不上是去工作,而是一个普通学员。部队磨炼了她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,她虚心好学、勤勉自励,在齐越老师的指导下,很快掌握了播音的整个流程和业务知识,为她的播音之路打下了基础。不到一年,沈力被派往北京电视台(中央电视台前身)任播音员,自此开始了她长达50年的电视生涯。

我国电视事业起步于1958年,第一个在荧屏上以亲切悦耳的声调向观众致意的人就是沈力。20世纪50年代初期,我国电视事业还是一片空白,作为电视播音员,当时没有之前的经验可以借鉴,摆在沈力面前的一系列问题,如电视播音员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,它和节目的关系是怎样的,它的工作特性是什么等,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琢磨、探索、实践和总结。在电视台刚建立的时候,条件相当艰苦,人手又少,只有她一位播音员,“沈力一个人承担了建台伊始各类节目的播出重担,从每天的值班报幕,节目中间衔接处的串联,到节目最后的预告节目与观众再见,祝大家晚安”[2]。特别是从1958年到20世纪70年代,我国尚没有录像设备,电视节目只能直播,要力避播音差错,沈力的工作压力相当大,尤其是播报政治新闻时更是如此。沈力自己也曾说:“那真是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”60年代,中国电视节目形态开始多样化,出现了生活知识、国际知识、大型专题等节目,对于电视播音员来说,又是一次新的挑战。沈力勇于担当,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磨炼,倾心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,在我国电视事业开创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2.“目中有人”,心系观众

新中国成立不久,百废待兴,电视台初建时工作条件异常艰苦,演播室上方吊一个话筒,既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,播报员就站在镜头前播报节目。沈力在其《镜头是观众的眼睛》一文中谈道,虽然电视播报面对的是镜头,但不能把镜头只看作没有生命的机器,而应看作富有生气的观众。若把镜头仅看作静止物,采用宣读式的播音方式,播音员和观众之间就会有隔阂。因此,播音员要转换心态,建立视像意识,用心和镜头对话,保持目中有人,尽量做到一对一的亲切交流,最大程度地消除距离感。播音员要时刻心系观众,通过主持人正确的对象感、镜头感、平等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,与镜头形成交流感。

理论不等于实践,理念内化为播音实践得靠平时的摸索和积累。沈力当年的做法是在播音前把新闻稿都背下来,以便在播报时能自如地和观众眼神对接和传情,而播音时照念文稿就不能做到目光和观众交流。她深刻地体会到,播音员对观众说话不仅用嘴巴,也用目光,目光里不但有语言,还有语调,甚至有标点,播稿时抬头低头、目光起落,都要根据稿子的内容考虑,要讲究稿子的重点和逻辑,以利于和观众的眼神交流。播音时,“目中有人”的意念应时常萦绕于心,只有把稿子背下来才能自如应对。沈力就是这样潜心总结和摸索的。她回忆当年工作的情景时说:“首先你要把观众放在心里,你在给观众介绍新闻稿件(内容)或节目主题的时候,你还要有极高的责任感,不能在这儿出错,我们是对观众负责的。”

(二)八九十年代的电视主持生涯:“心里装着观众”

改革开放之初,为了加强和老百姓的联系,央视于1983年元旦正式开播《为您服务》栏目。进入90年代,央视着手打造一档老年节目,1993年《夕阳红》节目开播,这两档节目的主持人都由沈力担任。她的“情系观众”理念在节目中得到充分实践,集中体现在:

1.角色转换:从“我播你看”转向“你要我播”

改革开放后,要真诚服务新时期的观众,首先主持人应把准角色定位,如仍把自己定位在“我播你看”的位置,显然不合时宜。沈力在《为您服务》中及时调适角色,提升受众的主体地位,转向“你要我播”,这成为《为您服务》栏目成功的基础,后来该栏目荣获优秀栏目奖,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之一[3]。她在主持该节目时,把心态放得平实,把自己当作百姓中的一员,尊重观众的意愿,以朋友的身份和观众进行交流,尤其在对话语气、口吻和语态上,时刻考虑到观众的感受。例如她主持的《小平百年》这期节目。当时沈力去邓小平的家乡筹备节目,她准备的主持词是:“小平诞辰百年的时候,我们来到小平老人的家乡,我想大家的心情跟我一样非常激动。”经仔细琢磨,沈力觉得“大家的心情跟我一样”这句口吻不对,应改为“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”,把自己与观众的关系颠倒过来,把观众放在首位,说话口吻发生了转变,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。沈力一直都留意这种推敲和转换,“心里装着观众”的意念时刻萦绕在心。由于主持人角色对位,主持人与观众的关系和谐,传播效果显现。

《夕阳红》栏目定位于服务老年观众,沈力在节目中也不断调适自己的位置,走近老年观众,倾听他们的心声,感受他们的苦乐,尽量把自己融入老年人当中,与他们平等相处、以礼相待、以诚相交。所以,在主持《夕阳红》时,沈力不是传声筒,更不是说教者,而是“心连心,面对面”的情感驱动者,“情系观众”理念在《夕阳红》栏目中表现得炉火纯青,该节目也成了央视的名牌栏目。同时,沈力从心底里敬佩和爱戴老年观众,她通过接触和采访许多老同志,认为他们的确是一本读不完的书,敬佩他们有一种坚定的人生信念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。

2.真实诚恳:为观众提供心贴心的服务

真情要靠真诚来体现,服务类节目和观众之间做到心贴心的真诚是节目成功的法宝。当时《为您服务》栏目设定的宗旨和追求就是全心全意与观众内心契合,获得共鸣。这档25分钟的节目,开办不到半年就收到了上万封观众来信,沈力会尽力阅读,针对问题诚恳地进行解答。如有的观众来信问隔夜茶能不能喝,红茶和绿茶有什么区别,栏目组便据此录制了《喝茶的学问》来回答这些问题;再如当时社会上时兴穿西服,便也据此录制了《西装与领带》来指导服装搭配。有一期节目更使观众感动,选题来自一位患近视的中学生的信件,倾诉冬天戴眼镜常蒙上雾气带来不便的苦恼。由于栏目组一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,难题解答暂时搁浅。不过主持人沈力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,还在不断寻找办法,直到天气转暖时办法才找到,但播报已不合时宜,只好待来年冬季再播。虽然节目没能及时播出,但观众深切感受到了主持人没有敷衍塞责,而是时刻惦念着观众,此举博得了观众的亲近和信赖。其实,用心经营的栏目,观众时常也在惦记着主持人。沈力离休后有一次去广播学院讲课,一个学生告诉她:“我爸让我代表他谢谢您。”沈力疑惑不解,学生解释说:“我们家曾有个闹钟坏了,找厂家也得不到答复,给您写了一封信,厂家就来人给我们换了。”多年过去了,观众仍然惦记,沈力感动至极。

《夕阳红》同样是通过贴心服务,成为老年人修身养性、陶冶情操的园地,同时带有知识性,满足老年人的求知欲。沈力把节目做到了老年观众的心坎上,从各方面满足他们的需求,从观众的角度提供真诚的服务,因此,沈力也被观众由衷地誉为“观众的良师益友”“信得过的大姐”“知心妈妈”。一期期真情流露的节目,让观众切实体会到了贴心服务,所以节目得到全国观众的广泛赞誉。

3.百姓情怀:内容和形式都考虑观众的接受

选题贴近百姓。栏目如何能真正服务好百姓?百姓情怀怎样落到实处?首先要把握好每期节目的选题,做到贴近百姓生活,让观众看有所得,学有所用。沈力坦言,《为您服务》节目中70%以上的选题来自观众来信。栏目组每月能收到大概三四千封信,最多时达到5000封,栏目组几乎每信必看,了解观众需要什么。还有很多选题是来自主持人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。20世纪80年代时兴穿羽绒服,但洗羽绒服要价高,普通百姓不愿支付,于是沈力找到普兰德的技师,教大家怎么洗,节目内容契合观众的心理需求,很受欢迎。《为您服务》选题还尽量体现知识性,传播生活常识,提高观众的生活质量和品位。如怎样织补尼龙袜子,如何贮存大白菜,为什么叫宫保鸡丁,五柳鱼的来历等,跟观众讲饮食文化,有很高的知识含量。这些贴近百姓生活的选题使《为您服务》栏目成为家庭的“百科全书”。

《夕阳红》节目也从老年观众的切身需要考虑选题,从衣食住行、医疗保健到琴棋书画、花鸟虫鱼,为他们提供了大量以生活服务和实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节目。不仅如此,《夕阳红》还为老年观众开展过切实的年度服务,曾经开办过金秋游园会、全国中老年人服装大赛、重阳节向老年人送温暖等,使老年观众深切体会到栏目组对他们的赤诚之心。

语言贴近百姓。《为您服务》受众群定位宽泛,从孩童到老人都是其服务对象,《夕阳红》主要定位于老年朋友,所以不同的节目应考虑到观众的接受水平和接受心理,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观众。《为您服务》努力将书面语言口语化、生动化,由播报变成说话。所以,沈力在主持节目时尽量减少专业术语,尽可能将难懂的问题解释得明白晓畅,设身处地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。主持《夕阳红》时,沈力语速适中,语调在抑扬顿挫中带有明快的节奏感,让老年观众在自然轻松中欣赏、接受节目内容。

4.责任意识:为社会传递正能量

新闻传媒有“铁肩担道义”的责任,服务性栏目当有责任意识,不断地为社会传递正能量。一个合格的电视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思想、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责任,电视节目一定要对得起观众。沈力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首先,对观众负责。栏目每个月都会收到大量观众来信,她负责阅看,从中寻找选题,尽心尽责地回答观众的疑问。为了收集资料,她成为当时北京两个较大图书馆(一个在魏公村,一个在北海)的常客,还遍访专家答问解疑。为了服务好观众,她兢兢业业,乐此不疲。其次,发挥舆论监督之责。改革开放之初,物质条件开始提升,但精神文明还没跟上,市场秩序尚存混乱,《为您服务》在我国传媒中较早地履行舆论监督之责。如栏目组当时收到一封投诉信:一对夫妻花了大半生的积蓄买了台电视机,不久就坏了,厂家和修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。此事通过栏目曝光,很快得到解决。又如有观众反映买了一洗就缩水的连衣裙,高跟鞋买后不久掉跟等产品质量问题,针对此,他们别出心裁,栏目组刻一公章,然后以《为您服务》名义,把老百姓的投诉信转给厂家,这种办法解决了许多类似问题。《为您服务》节目在市场经济起步之初,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舆论监督作用。

沈力

沈力

三、“情系观众”理念给当下主持人的启示

当今传播技术日新月异,播音主持条件与过去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,观众的品位大大提升,行业竞争日益激烈,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。但不管时空如何变化,对电视主持人来说,得到观众的青睐是他们共同的心愿。从沈力的电视生涯中,有许多地方值得现在的主持人借鉴:

(一)真心实意地善待观众

当今社会,某些主持人并不是把观众放在首位,而是为了自己出名求利,遇到观众的问题拖延、敷衍,观众来信如石沉大海,对观众虚情假意。对照沈力的主持理念,主持人应提高自己的觉悟和主持艺术,脚踏实地地为观众服务,这样,观众才会以同样的真诚回敬于你。沈力主持《为您服务》时对待观众诚实、善意,观众能从节目中真切地感受到。许多观众把沈力看作自己的亲人,观众的喜怒哀乐都乐意告诉沈力,遇到烦心事也都愿意向沈力求助。如有的家庭夫妻感情发生危机,有女观众写信给沈力大姐倾诉心中的苦闷,有些孩子不愿告诉妈妈的事,也愿意写信给沈力阿姨,还有的失去母爱的孩子来信认她为妈妈。“大姐”“阿姨”“妈妈”不同角色集于一身,可见她赢得了不同年龄层观众的信赖。《夕阳红》节目更是博得了老年观众的信任,他们把她当作知心朋友、良师益友。当时电视荧屏缺乏老年节目,沈力及时给他们送去了精神慰藉和寄托,温暖了他们的心灵。

沈力这样回忆自己的播音主持之路:“从做播音员一直到主持《夕阳红》,我觉得我是和观众心贴心的真诚在起作用,我是真心实意地在为他们服务,为他们做事,我没有虚的东西,我是真诚的,我想他们也能感受到。”当今主持人若能从中受到启发,对观众多一分真诚和责任,主持效果则会大大提升。

(二)用心用情为观众服务

在电视服务类节目中,主持人如善于运用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的方式主持节目,则会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。沈力曾经收到过一封西安观众联合签名的投诉信,原因是改革开放之初高音喇叭时兴,满大街都在放高音喇叭,这群上晚班的人投诉旁边的百货公司常放高音喇叭,影响他们白天休息。沈力不是生硬地说教,而是找科教片,截取其中讲什么叫分贝,信公开,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,那里的高音喇叭就停了。节目先说理后用情,善意批评,效果明显。

节目主持人不应有强烈的想要得到回报的意识,你用心用情对待观众,回报也会在不经意中获得。沈力在主持《为您服务》期间有段时间身体不好,有的观众就打电话到栏目组,“你们多关照我们这位老大姐,别让她太累了”,话语温馨而体贴。沈力在主持《夕阳红》的那几年,老年人坚定的生活信念,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,乐观的生活态度,豁达的胸怀,也让她受益匪浅。

(三)增强节目亲和力

节目的亲和力,既来自内容和形式贴近观众,更来自主持人语言的真情流露。主持人不但要注重整场节目语言风格的亲和力,而且应特别注意节目的开头和结尾。有亲和力的开头和结尾不仅能一下抓住观众,还能令观众久久回味。沈力在主持《为您服务》节目时的开头语是“观众朋友,你们好”,这是沈力和蔼、亲切的问候方式,简短的一声招呼,使观众能真切地感受到她是真的在和自己打招呼,即刻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。沈力主持的节目结尾也时常考虑到观众的感受,如有一期节目介绍凉菜的做法,节目即将结束,沈力巧妙地用了这样的结尾:“四种凉菜做好了,按说应该先请您尝尝,可惜隔着荧屏您没法尝,那就请您自己动手自己品尝吧。祝您做得成功,吃得高兴。”[4]这样的结尾,没有半点做作,而是发自内心,很有感染力,是真正用心用情在对待观众。

(四)以个性魅力感染观众

风格独特、富有个性的主持人能给栏目增添魅力。主持人的外形、个性、素质与栏目吻合最能体现栏目的个性,带来不同栏目之间的区隔。名牌主持人与栏目品牌紧密相连,他们代表着各自的栏目,是栏目的符号。主持人如果是一杯白开水,显现不出个人魅力,这种主持人就缺乏活力。而有的人主持风格如同一杯咖啡很浓烈;有的可能是二锅头般的烈酒,说话风格辛辣有力;还有的可能像一杯果汁,甜甜的或酸酸的,风格各异,显现个性。沈力在她的电视生涯中塑造了一个端庄、文雅、诚挚、亲切的屏幕形象。她的主持情牵观众、亲切自然,犹如挚友聊天、文雅温柔,她用词通俗简洁,既考虑到语言的地域差异,又考虑到男女老少的兴趣爱好和接受程度,力求雅俗共赏,既不深奥,也不俗气,庄重、和蔼、典雅、恬淡,自成个性。当今电视栏目林立,娱乐之风盛行,更呼唤具有个性魅力的主持人,以独特的视听感受吸引各类观众。

四、结语

沈力是中国电视播音主持的先行者和探路人,她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符号,在其长达50年的电视工作历程中,辛勤耕耘,积累了丰富的电视工作经验。她用四句话浓缩了自己电视生涯的真谛:“主持人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,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,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,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。”电视节目想要吸引观众受人青睐,就要善于调动主持人的大脑和口、目等器官及面部表情,只有真心实意地为观众服务,“情系观众”才能博得观众的喜爱和回馈。这是对当下节目主持人的期许和要求,也是广大主持人今后努力的方向。

(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)

天籁荣誉